TOEIC、TOEFL ITP雙證書為甄選加分

參賽練表達力 科展金童錄取文藻外大

 以前我對英文沒有太大興趣,但在學習過程中,我發現英文是最好的工具。」文藻外語大學英文系的大一新鮮人何佩蓉,從小學便開始征戰大小國際科展,高一時發明感應式捲筒衛生紙架,勇奪2015年IEYI世界青少年發明展金牌榮譽,吸引媒體報導。她說:「用英文向各國評審、學生介紹自己的發明,是最有趣的地方。」

 

為升學 磨練學術英語應用力

基於自我檢測實力並豐富學習歷程資料的目的,她更在高三時參加托福紙筆測驗(TOEFL ITP®)及多益英語測驗(TOEIC®),分別獲得597分及940分的亮眼成績,為申請入學加分,順利錄取她心目中的第一志願文藻,「TOEIC和TOEFL ITP是國際認可的證照,不只對升學有幫助,將來找工作和出國學習都用得到。」

何佩蓉認為,英文是自己最有信心的科目,而文藻是台灣唯一的外語大學,出國交換資源多,且向來聽聞企業愛用文藻畢業生的好口碑,「期待未來申請出國交換、實習,有更多實際應用英語的機會。」

在科展研發過程中,大多數資料都得以英文查找;而到了國際科展現場,須全程用英語向各國評審介紹發明原理,「外國人最喜歡問發明動機。」何佩蓉表示,學生的創意發明不一定要運用很難的學理技術,「但要能說出你的構想,比如說你希望解決什麼問題、打算如何解決等等。」

何佩蓉認為,科展競賽有時間壓力,對執行力是很好的訓練,「我學會自己想方法解決問題,也懂得擬定計畫、在期限內完成目標。」她也大方分享發明衛生紙感應架的靈感來源,「當時看到一篇很有趣的新聞,有民眾上完公廁發現沒有衛生紙,竟報警求救。」能夠從生活瑣事中注意到人們的潛在需求,並找出解決方案,需要敏銳的觀察力,也是自主學習能力的證明。

從何佩蓉的經驗來看,即使不出國,身在台灣也有很多國際交流的機會,「我參加IEYI那年剛好在高雄舉行,等於在自己家門口就可以接觸到全世界的高中生。」

觀察力敏銳的何佩蓉,也從不同國家學生的發明中,體會到文化的差異。像是一組非洲學生的發明是手作濾水器,用各種石頭過濾出乾淨的水,「我們可能會覺得這個發明很陽春,但那卻是他們生活環境的迫切需求。」熱愛國際交流的她,更在高二時報名參加台中一中舉辦的模擬聯合國會議(MUN),扮演墨西哥代表,探討古蹟文物保存議題,了解美洲的歷史文化。

何佩蓉覺得,世界上有很多問題是語言隔閡造成的,「像是種族歧視、民族摩擦,甚至是戰爭,學英文可以讓更多人溝通無礙。」雖然目前沒有出國經驗,但她靠著參賽累積英語實戰能力,除了國際科展,還包括作文、演講等英語文學科競賽,主題包括校園、社會、時事等,不只表達能力大幅提升,也有助於熟悉TOEFL ITP的學術情境。

照片提供/何佩蓉

 

征戰英語文競賽 口說、寫作進步快

為了練好聽力和口說,她更善加運用通勤時間聆聽有聲書,「我聽過美國、英國、澳洲、中東口音,未來如果和不同國家的人一起工作,應該會有幫助。」她也分享口說流利的訣竅:「速度不要太快,說得快不等於說得好,讓人聽懂更重要。」

準備學測時,何佩蓉也特別針對閱讀題和寫作題做加強,靠的是「多寫題目、詳細訂正」,而面對TOEIC、TOEFL ITP,她更是在考前一個半月之內,每天都寫一回試題。她分享訣竅:「寫對的題目也要檢討,每一個不懂的選項都要查到會為止。」藉此累積字彙量,並熟悉句型用法。

「非選題平常就要多看書累積實力」,何佩蓉分享自己中學時代總共讀了三遍英文版的《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》(Tuesdays with Morrie),認為內容淺顯易懂且關乎人生課題,「除了加強閱讀、寫作能力之外,也能激起反思。」此外,她從國中就開始和國外姊妹校學生書信交流,和住在美國中西部農村的國中生分享各自的校園和日常生活,提升寫作能力,「還記得對方因為生活背景,最喜歡的書是《草原上的小木屋》(Little House on the Prairie),跟我們很不一樣。」。

何佩蓉也勉勵現就讀高中的學弟妹,「學好英文只能靠練習,不是語言天才沒關係,努力一定會有收穫。」另外,她也建議多參加比賽來自我訓練,人都有惰性,設定目標能讓自己向前,「況且人外有人、天外有天,就算沒得獎也可以開開眼界,未來更能面對壓力。」

 

 

上一則
英語學習娛樂化 從小培養雙母語能力
下一則
營造沉浸式學習環境 她成演講競賽常勝軍